应对疫情影响,公立医院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波密集建设互联网医院的大潮。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是否能抓住流量红利蓄力发展?已经上线三年的浙二互联网医院用自己的实践证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是互联网医院长期发展的方向。据悉,该平台今年上半年的用户数同比递增50%以上,互联网问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倍。
在9月5日举行的2020全国智慧医院建设与发展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说,新冠肺炎疫情把互联网和医疗行业推到了一个新的风口浪尖,疫情期间面临着线下就医难,以及医疗资源配备不足,“浙二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参与和运用,为紧张的医疗资源开辟了一个新的导流和新的渠道。”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副处长王斐高度肯定浙二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模式和成果。他说,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和智慧医院的发展一定是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服务模式,由此连接不同实体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和线上医疗服务,“浙二互联网医院目前所实现的全流程、全链条管理,线上与线下的一体化,以及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我们提出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病、创伤)——急危重症转诊服务平台”当天正式在浙二互联网医院上线,标志着浙江省危重急症网络体系基本形成。这就如同院际转诊有了智慧“大脑”,提升医疗机构间危重急症院际转诊的急救能级和保障水平,使浙江省危重急症转诊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的上下级转诊过程中,因多平台协作模式不统一导致部分转诊流程不规范、医疗数据流动不通畅等情况,造成转诊效率低下,很有可能延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救治效果。
“急危重症转诊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的智慧互联,将转入、转出医院间的患者病情资料流转、救护车乃至直升机的动态数据接入平台,统一建设标准,增设视频沟通、实时车辆定位、医疗动态数据输入等,实现了院际之间、医院与救护车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患者信息先于患者到达接收医院,医生可提前做相关救治前的准备,通过精准就医模式提高救治质量。
“在转诊过程中,上级医疗机构可全程远距离、全方位指导并参与救治患者,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也帮助下级医院提高转诊能力,为患者赢得更多救治时间,助推危重急症院际转诊的‘最多跑一次’。”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张茂主任补充说。
该平台以浙二互联网医院为发起单位,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病、创伤,创建)、浙江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为支撑,以自由联盟、共享共赢的方式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互动协作的新模式,是落实双向转诊、构建合理分层就诊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危重急症分级诊疗体系的有益补充。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浙大二院每天核酸检测量1700例左右,新冠病毒抗体检测1500例左右。为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浙二互联网医院及时推出“线上自助开单服务”。住院陪护人员及门诊自愿检测者,不用找医生开单,在手机上直接操作,完成信息筛查、开单、结算三步骤, 即可当场进行采样,最短时间内就可以在手机上查到检验结果。
“非常方便,1分钟就开好单子,来医院直接做检测就可以了。”陪母亲来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的王先生(化名)对记者说,“之前的术前检查都是父亲陪的,但手术当天不放心,还是想自己来。平时工作忙,如果不是因为手机上可以直接预约开单,完成支付,我至少得多跑一次,多花个把小时吧。”
除了新冠自助开单服务外,浙二互联网医院应对今年的疫情大考,还接连推出了“慢病在线续方 药品配送到家”、“线上全流程移动支付”、“体检 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等创新举措。仅线余人次,将药品配送到浙江、海南、云南、甘肃、广西、湖北等20个省市的患者手中。
让数据跑、服务跑代替患者跑,这不仅是浙江“最多跑一次”的承诺,也是浙二互联网医院以数字化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打造智慧互联的效率医疗模式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