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
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十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肾脏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慢性肾脏病(CKD)全球患病人数超过 8.5 亿,目前是排名第八的死亡原因,如果不加以重视,预计到2040年,将上升为影响寿命的第五位原因。然而,由于公众缺乏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缺少专业医护人员、以及没有及时获取新的治疗方法等,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存在很大差异。
3月14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组织开展2024年“世界肾脏日”线下义诊活动,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及早期防范意识,优化慢性肾脏病全周期管理,改善患者预后,实现慢性肾脏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就医、早治疗”,降低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病例、致残率和死亡率。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采访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主任、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杨向东,就大众关心的慢性肾脏病相关问题进行了专访。
杨向东:今天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世界肾脏日,今天我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医院门诊大楼进行了宣传和义诊活动。
今天义诊现场除了患者,还有很多专程赶来参加义诊的市民。大家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肾脏病早期有哪些症状?慢性肾脏病都有哪些疾病?怎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今天参与问诊的人员中,多数患者有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大家非常关心怎样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其他疾病导致的肾脏问题如何及时就诊。
杨向东:在我们日常门诊工作中,很多患者一来就诊,就已经进入慢性肾脏病晚期,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尿毒症期。这些患者既往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也没有特殊的病史记载,很多患者根本不去医院就诊,一出现身体不适,再来医院做相关检查时,就已经到了尿毒症期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和难过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是非常隐蔽的,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好多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如果不定期体检,很难在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杨向东:早期症状包括小便泡沫增多,小便颜色发红,少尿,颜面部和下肢水肿,甚至出现高血压等。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出现了这些情况,那么就高度提示您要到肾内科去就诊了。
杨向东:由于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非常隐蔽,所以特别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做定期的体检。在我们经常做的常规检查项目中,有一项跟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也是最简单、化验成本很低的检查—尿常规检查。
如果在尿常规报告单里,发现尿蛋白、尿潜血有加号,红细胞超标,那么这就提示您的肾小球可能有问题了,或许是某一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如果尿常规中出现尿比重降低明显,或者尿的酸碱度偏碱性,那么就提示您的肾小管有损伤了;如果尿里的白细胞多,细菌也多,那么提示有泌尿系统的感染。如果发现尿检不正常,一定要到肾内科的门诊去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再给你做具体的其他的相关检查。
杨向东:对于一个慢性肾脏病的患者,特别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身体损伤是很重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越重,临床并发症就越多,往往会累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其他重要系统,多个脏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衰竭。所以治疗所需的费用和时间也越来越多,这对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庭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负担。
同时,长期的慢性肾脏病,还给患者和家属带来非常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这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进入到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的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会消耗和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所以社会医疗的支出也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以及可能发生慢性肾脏病的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杨向东: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有非常多的措施。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戒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注意休息、不能熬夜。合理饮食应该是低盐低脂饮食,合理的、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另外,对于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痛风等基础病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更应该定期、及时到医院就诊。这些患者除了关注肾脏疾病的一些指标和要做一些检查以外,还要注意基础病的治疗。
杨向东:有很多能加重慢性肾脏病进展,造成肾损伤加重的危险因素。比如感染、药物性肾损伤等,常用的一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消炎药等,都会造成药物性肾损伤。另外过度的劳累、熬夜,都是临床常见的危险因素,我们一定要预防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
总体来说,我们要加强对慢性肾脏病的宣教和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优化社会医疗资源的配置,真正做到“人人关注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