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公立医院是党和政府的医院,担负着守护人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公立医院也是党和国家基层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知名医疗机构,成立于1937年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新时代下承担更重要的使命:中山医院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和医院自身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这条具有中山特色的公立医院党建引领发展路径,总结便是:一核、四驱、两翼。“一核”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四驱”即通过文化、人才、创新、服务等四个方面驱动;“两翼”则是结合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两大目标任务,力争打造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单位。
中山医院根据教育部“三全育人”工作指示,针对医务工作者及医学生职业特性,积极尝试思政新模式,借鉴临床诊疗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创新尝试医院思政工作的跨界合作模式,盘活行政部门之间、行政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跨部门多科室合作,打破医院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信息壁垒。至今,医院已建立多支MDT精英团队,分别着重理论学习、铸魂育人、爱心公益等多个方面,不断丰富医学人文与思政的内容和形式。
其中,“医学人文教育MDT团队”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结合医院“十四五”规划发展要求,持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整体推进教师思政建设。MDT除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教育处,还包括院领导班子、教研室主任及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等高级职称专家。该团队打造的“那些不一样的年华——中山故事分享会”作为“金色课堂”典范,已成为医院重要的思政文化党建品牌。分享会围绕几代“中山人”的从医路、医疗援助的感悟、传承西迁精神、创新文化、医学人文精神等主题,为每年新入职的员工讲述“中山人”的初心故事、逆行故事、西迁故事、创新故事和医学人文故事,积极探索思想教育新路径、新方法,夯实医院文化与思政工作建设。连续开展五年的分享会将思政教育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打造系列中山特色思政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此外,中山医院于2022年设立首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人文和思政调研课题”,经自主申报及专家评审给予19项课题立项支持,并于2023年12月全部通过结题验收。医院还入选首批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及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人才是创新的活水源泉。随着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为医院的有益探索。全院推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2023年牵头发布《数字孪生智慧医院》,这是以“5G+智慧医疗生态圈”项目建设经验为蓝本的创新成果。此外,全院构建“1+2+3+4”战略模式,即1站式服务、2个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3个定位(人性化、功能化、智慧化)、4重(医生、患者、院区、管理),进一步助力实现中山医院“十全十美”未来医院的美好愿景。
凝聚人才战斗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院长樊嘉介绍,中山医院提出四大创新模式:即通过高质量创新、源头创新、政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瞄准解决“卡脖子”和“临门一脚”难题,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的孵化器和试验田,探索推进“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和“研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转化型人才、运营管理开拓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医院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2023年12月探索制定了推进科研成果创新转化的“中山科创十条”。在医、研、产、学、政“五力齐发”下,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数据显示:十年间医院申请专利3000余项,1600余项获得授权,370余项实现转化。在多个权威排名中名列前茅:连续3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第三、上海第一;2022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综合榜单全国第三;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明专利排行榜第87位,是中国唯一进入全球100强的医院;医院还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pMIT-40)综合指数十强医疗单位,同时被授予首批“上海市产医融合创新基地”。
走在中山医院院区内,医疗楼宇间穿插着绿草茵茵、亭台园林,即可感受到“中山精神”——一切为了病人。为中山精神谱系注入新时代内容,中山医院党委牢牢抓住“党建+文化”,构建大党建体系,结合“三个坚持+六个引领”,以党建文化“十个一”作为文化载体,聚焦文化建设,凝聚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
医院秉承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新文化,将“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贯彻始终、落实到位,通过举办高质量党建论坛,进一步推动思想的守正创新发展,在新时代着力推进医院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共谱党建、医联融合“协奏曲”。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由院长挂帅,医、护、技、管理、后勤等各个岗位的100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山人”开展“恰百年芳华,续红色篇章——百个故事、百种感动”倒计时100天活动,用每天讲述一个故事的形式庆祝党的百年诞辰。“党旗下复旦中山人的一百个成长故事”在各大媒体平台收获千万级浏览量,出版相关书籍《百个故事·百种感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路向前》,于《中山医院报》刊发“百个故事”专刊,该理论宣讲团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薪火相传,医路向前》荣获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的第五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重点立项。
院史博物馆广泛汇集中山医院院史相关的珍贵历史实物,深入挖掘院史资料,是塑造医院文化的崭新殿堂。这里将不仅是科研创新教育基地、医疗行业交流平台,更是展现中国现代医学进步的重要窗口。通过丰富的展览与宣教活动,院史博物馆将深刻呈现中山医院的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医学的卓越成就。
话剧《我们的西迁》现场感人至深:远赴重庆建设重医的西迁中山人时刻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谱写了重庆医学院的建院篇章。三年前大师剧首演之时,许多观众为历史中的大医故事深深感动、泪水涟涟。今年正逢我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陈灏珠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中山医院将排演一部展示陈院士生平的话剧,邀请医务工作者加入演员团队,通过大数据形成“一书、一展、一片”,在表达对先辈缅怀与致敬之时,对医学精神、医者责任诠释更丰富内涵。
通过丰富“艺术进中山”品牌文化活动、升级职工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改善和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等,厚植“美在中山”医院文化品牌,以此打造中山文化新标杆,形成先锋示范,进一步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服务更高效、态度更体贴的国家医学中心医疗服务新模式。
2003年中山医院建成了一条243米,连接院内各主要医疗大楼的“风雨长廊”。20多年来,“风雨长廊”亦渐渐成为了连接东西院区之间的文化长廊,随着展示形式的不断扩容升级,长廊以党建为引领,涵盖光影隧道、流金岁月走廊、科技创新之路、医院文化大道、中山风云榜和山中新鲜事六大板块,通过打造“中山文化新地标”,建设有温度的医院环境,进一步提高员工满意度。
自筹建伊始,中山医院便汇聚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这份深厚的公益情怀已根植于医院的文化底蕴之中,成为医院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如今,中山医院继续积极携手“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专项基金”等多元化组织,集结医疗救助、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慈善力量,共同推动“心·肝宝贝”等公益项目的顺利实施。这面墙不仅是对过往善举的铭记,更将感召更多人士加入公益行列,共同书写中山公益慈善事业的美好未来。
通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健康先行”党建联建活动,并组织党支部、支委、党务和行政相关的管理人员前往井冈山干部学院开展学习、义诊、交流等活动,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以中山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带动基层医疗建设,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新发展。
中山医院除了立足自身发展,还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内成立中山医院医联体党建联盟。医院党委发挥医联体“资源共享、共建共赢”优势,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医联体各单位之间共建共享,通过开启与教育行业、体育界的跨行业党建交流,将优秀党建资源共建共融共享,以党建引领医联体单位高质量发展。
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关键手段之一。中山医院将科普成果纳入绩效考核和高级职称评价,设立“健康传播引领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健康传播青年英才能力提升项目”等,健全科普人才的培养评价体系。此外,医院致力于创新健康科普传播形式,将以院士、专家骨干、青年医生等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并在未来进一步建立融合体系、完善运行机制。
中山医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持续深化拓展党建内涵,将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进一步扩大人才队伍建设范畴。全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党支部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实务能力,通过敬老院义诊、常见病科普讲座、社区健康管理宣讲等多种形式,贯彻服务群众的理念,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品牌矩阵。同时扎实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激发青年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干部培养梯队,带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人才在“用”字上见真效。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中山医院带动学科发展,持续激发人才活力,已建立促进医教研创新发展的医疗中心、学科、专科、亚专科群。医院加大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发展投入,优化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竞争、评价、考核机制。同时拓渠道、提效能,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载体。通过搭建、借力一切可能的平台揽聚英才,加强科研核心队伍建设。选拔运营、保障、管理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党建引领下,中山医院盘活人才资源、激发人才活力,打造科创孵化营和科普训练营。全院营造惜才爱才敬才优质环境,致力于打造包容人才、尊重人才的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至今已设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医院人才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激励等管理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络制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培养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人才。
数据统计:时至今日中山医院通过建立“医师—科学家”双轨制培养模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梯队。2023年度,医院共推荐63人次申报包括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在内的20项人才计划和奖项。
作为全国知名创新型研究型医院,中山医院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进一步扩大党建的影响力、示范力、辐射力,将软实力转化为硬实力。全院抓好党建与优质服务的全流程衔接,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及模式,聚焦文化品牌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在打造创新型人文医院的背景下,推进建章立制、搭建更高平台,从文化体系、示范案例、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落实保障,让中山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延伸。
精准管理孵化党建惠民服务项目。将党建管理转变为创新服务,中山医院聚焦党建惠民项目,坚持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医院采取“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办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全院医务人员参与”的工作模式,成立院容院貌院风工作小组,从硬件、软件、人员、环境等多角度着手,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体验。通过深挖党建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精准管理,做到患者员工“双提升”“双满意”。
服务让患者更便捷更安心。医院持续组织开展“文明规范服务为民办实事百日行”系列实践活动;成立中山保洁联盟,整合后勤保洁团队力量,为患者营造整洁温馨的就医环境;自2007年起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金点子奖”评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