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初衷是缓解医疗分配不均,解决贫困地区医疗资源缺乏等问题。国家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有近70多亿人次的门诊量,其中超过60%为复诊,而有些复诊可以通过线上完成。数字经济时代,特别是5G、6G等通讯技术的研发,提升了互联网医院的想象空间。
全年互联网医院建成34家,并以企业扎堆落户银川开启。互联网医院扎推落户银川,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银川的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便在这个背景下诞生。同时,也诞生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包括微医、好大夫、春雨、平安好医生、丁香园等。
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相继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互联网医院名称及首诊作出限制,互联网诊疗活动需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国家对互联网诊疗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文件,加速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大量互联网医院在全国欠发达地区起步,也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其中一些地区的互联网医院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目前,企业主导建设的互联网医院超过300家,其中,宁夏、广东、海南、山东及贵州5个省份互联网医院建设数量远远走在全国其他省份的前列。主导建设方既有政府、又有医院、企业,如九芝堂、爱康国宾、搜狗,瑞康医药、天力士等。
广阔的发展前景带来大量的资本涌入,致使互联网医院市场出现良莠不齐、野蛮生长的状态。2018年9月14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文件,对
4)凡申请互联网医院的企业需与当地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对接并且接受监督,对监管部门开放数据接口。
由医院主导,第三方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的互联网医院近70+,占总体的比重约为23%,代表企业如下:
上述互联网医院建设模式中,已备案多点执业的医生,无需再次备案,医生资源可快速流动,处方共享,也便于医保的打通。对于医院而言,免去了技术成本投入,可以直接通过接口模式快速落地互联网医院;对于企业而言,赋能公立医院,有利于处方外流,可达到互利共赢。
从图表3建设方信息可以看出,移动、联通等信息通信企业也积极参与到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中,利用5G通信技术低时延、高带宽等特点,加速远程直播、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示教等应用场景大力推广应用。同时,可以进行院前急救、远程超声检查、家庭医护服务等应用场景的延伸。由医院自建平台进行诊疗服务,大部分医生均来自本院,典型例子如下:
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为浙一互联网医院。通过其模式节省了患者更多时间。同时,线上完成的预约问诊,如需要到医院检查或者住院,可以直接预约检查、缴费并查询床位,再去浙大一附院就诊,便免去了患者线)第三种模式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一家或多家线下实体医院合作。
目前,第三种模式是互联网医院建设的主流模式,占总体的比重约为70.3%。截至2019年10月27日,互联网医院涉及企业名称、项目名称、商标信息、域名信息等企业6684家。其中,企业名称中包含“互联网医院”的企业,注册金额100万以上。目前,仍然处于正常状态的有279家。发起方背景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企业、医药电商等领域,成立时间大多集中在2019年,具体情况如下:2019年111家、2018年74家、2017年59家、2016年前35家企业。其代表企业有:
2018年,国家出台的三份跟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文件,均明确规定互联网医院要挂靠实体医院,可以看出,在看病这件事上,最终还得靠医院。互联网医院的角色是把医院的服务向前延伸到患者端。如咨询、分诊;向后延伸到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目前,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已纷纷入局,但最后能走多远,还需拭目以待。今天我们就两种典型的互联网医院类型进行麻雀解剖,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互联网医院能否盈利,首先应看其商业模式是否能走通,能否真正解决医疗的实际问题,例如:接入医保、持续营收、医生与患者认可等等,各方面缺一不可。
微医乌镇互联网医院被纳入浙江省异地联网结算范围,有线下药房及金象网。得益于互联网医院的连接作用,微医完成“线上+线下”联动,打通了自身范围内的医、药、保循环,再控股海西医药交易中心,并举牌易联众成第二大股东,组建 “三医联动”平台,推动福建“三明医改”,而这项个项目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承认——国务院已发文正式启动,启动全国范围内的医、药、保循环。在此基础上,微医还有基层医疗“郏县模式”、扶贫“光山模式”;区域HMO、医联体、医共体、健共体等。由此可见,被微医宣称的资源整合能力及医疗供应能力都来自于互联网医院的连接、延伸、拓展、整合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医做了很多新尝试。比如第一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从“三医联动”到“三明医改”,医联体、医共体、健共体等。微医是典型市场经济驱动下的产物,通过市场需求拉动政府强化医院建设,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提供了一些启发。但是缺点在于,这种拉动政府决策的模式,难度相对较大,以医院为主导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模式发展前景更被看好。同时,这种模式如果能找到全产业链中最优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很多以企业为主导而建立互联网医院面临的问题,
对于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政策支持方面会面临较多阻力,但这对于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来讲几乎不存在。互联网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是当地政府最看中的,必然大力扶持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发展,本地医院发展也与政策契合,不存在“水土不服”。
对于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为达到所谓的“一篮子”解决方案,往往自建系统,但自己并不一定是某项技术的最优解。但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则可通过寻求最优质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例如:药品物流接入京东,移动支付、结算接入支付宝等,最终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企业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需要有大量运营人员联系医院与医生,在号源等问题上,每天都面临着海量工作,且必须与实体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包括限定医生数量、等级等诸多限制。而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以上两个问题反是自身优势。医生多点执业放开后,更能充分发挥优势,还省却了互联网企业运营人员对接医生的过程,可以直接在内部完成。
华西医院作为西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甲等医院,品牌效应强,它所成立的互联网医院自带流量,不存在一般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面临的实际流量困惑。
华西医院本身有强悍的优质医疗资源,建成互联网医院可直接做到优势资源下沉,辐射周边区县及贫困地区。
华西医院虽然是自建互联网医院,但背后少不了技术提供商。作为医院可以跟A合作也可以跟B合作,即使A、B是竞品。这就给予了华西互联网医院技术的绝对自由,如果要做就可以找到行业最优解。
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建立的信息系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业务流程和运营体系都是独立设计,数据不完整、不闭环、不可控,造成数据缺失,缺乏统一管理。华西建成的互联网医院可以直接跟合作机构提需求。凭借其自身医疗经验,可以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系统,从而打通各个业务流程。同时,当数据量足够大时,还可制定相关标准,为全国医院为主导的互联网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比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需要单对单找专家,将其科研成果用于临床。华西互联网医院自带大牛专家科研成果,直接用于临床,便于直接帮助患者完成就诊。
“互联网+医疗”为百姓看病带来的便利,为企业盈利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也让医院的诊断压力得到了一定的分担,如果探索到了合适的盈利方式,是一件多赢的事情。如今多种力量的涌入,让医疗行业不断变得更加开放,也让医疗服务得到改善。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互联网医院依然是一种探索中的状态,依然有很多困难需要面对,盲目乐观也没有必要。但依然期待,最终这种多赢局面的出现。
2019年初,由健康界研究院出品的《2019年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一经发出,便获得了高度关注,受有关门部门委托,面向即将到来的2020年,如何看待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和未来走势?2020年1月,健康界研究院将发布《2020年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