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院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在国家层面政策发布之前,已有不少地区做了先行探索,如
实际上,政策一直在驱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去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旨在通过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价格、医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联网+”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流动、促进医疗服务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重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按照《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规定,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设置互联网医院或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按照自愿原则,与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签订补充协议后,其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可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医保部门通过加强与所在地互联网医院的协作,诊疗费和药费医保负担部分在线直接结算,参保人如同在实体医院刷卡购药一样,仅需负担自付部分。
因此,作为实体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其自身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最佳载体,互联网医院自2018年得到政策“正名”以来,迅速成为全国医疗机构进行互联网化转型的迫切选择。
“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院为医院打造自有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就医体验,让就医流程更便捷;优化医疗机构接诊流程,扩展服务半径,线上线下赋能就医全流程。
当前,深化医药改革的重要模块即为增量医疗服务供给,医院、医生、患者、政府都更期待优质的医疗服务与高效的运营管理。
「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院,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就医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和医联体协作服务。
国内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历程,是从基础的 HIS 系统起步,在HIS 系统之上再建立各种业务系统。大型综合性医院通常拥有数十个、上百个业务系统,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互联互通程度较低,这是过去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所导致的结果。
因此在做互联网医院顶层规划时,应该基于统一的互联网医院基础平台,与各互联网医院应用系统按标准统一对接,通过统一登录门户将互联网医院各应用系统集成到一个门户界面,以此避免互联网医院应用系统繁多、异构、不易管理的难题。
满足患者便捷获取医疗服务的需求,建设专属于医院自己的患者移动服务平台,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的对接,实现患者从预约挂号、费用支付、查看检验报告与费用明细、反馈就医满意度等全流程移动就医服务。
互联网就医服务新特性:在原有的门诊、住院、体检全流程的就医服务之上,引入新兴技术,增加AI导诊、人脸核身、电子居民健康卡、云胶片等功能,实现智能导诊、疫苗查询、实名就医、防范黄牛、准确诊断……
提升医院“互联网+”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医疗服务从院内向院外拓展,从线下向线上延伸。以移动患者服务平台为基础建设专属医生,搭建患者与医生的沟通桥梁,实现在线复诊、电子处方与药品配送,达到诊前分诊、诊中咨询、诊后随访的线上闭环就医目标。
为保障在线诊疗服务质量、深化在线服务本质,助力医院进行“网络门诊”项目建设,医生从碎片化时间回复患者转变为日间排班在线接诊。
双视图模式:医生独立的视频问诊工作站,图文、视频多模式坐诊;支持多窗口并行,让医患交流、处方窗、视频窗有效融合。
「安心护理」是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设计的便民应用,响应《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金蝶医疗·互联网医院基础上嫁接了“线上下单+线下护理”流程,针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发挥互联网技术,让互联网便民服务更加安全、高效、智能!
服务开展前,患者能够通过服务细则明确知道服务内容、流程、收费标准等。同时,「安心护理APP」可通过手机GPS追踪定位,后台可实时获取地理位置信息,“一键报警”功能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人生安全。还将通过佩戴记录仪,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回顾等,保障护理服务的安全。
区域医疗协同模式是未来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区域内医联体远程协作,能使区域内信息互联互通,医院间联系更加紧密。实现资源下沉,资源整合,形成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广东皮肤云”是金蝶医疗与广东省皮肤病医院互联网医院联合上线的“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承载着网络门诊服务、远程医疗协同服务与专科联盟单位远程教学服务的职能。帮助医院解决自身患者的在线复诊、医院与联盟单位之间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业务帮扶协同等业务。
除了信息化建设改造,互联网医院的运营能力同样值得考究,用不上的服务就是空建。金蝶医疗在这方面有专业运营推广团队,线上线下双向支持,与院方共同建设「互联网医院运营中心」,通过提供IT产品能力、高效运营工具、专业运营方、有效的运营机制、管理机制开展联合运营,全面提升互联网医院用户规模、品牌影响力、经济效益。
疫情当前,互联网医院因其特殊优势成为了“战疫先锋”,短期内看是对互联网诊疗的爆发式需求,中长期而言则是对智慧医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可以预见公立医院正在加快实现互联网化的步伐,国内互联网医院必将迎来批量建设,可以预见,“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院区别于平台型互联网诊疗,将真正为医院赋能、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