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医院在加强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具备了一些条件,我们在2018年完成了对信息平台的深化改造,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程度评比上,我们在全国所有医院里排名第11位,在全国中医院里排名第一,借助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来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是我们一直在推进的工作,所以国家号召医院申报互联网医院时,我们第一时间就申报了。推进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出于门诊量和病人来源的考虑。我们医院每年门诊量405万人次,其中40%是外省市病人。中医治疗有一个复诊过程,根据现阶段疾病的发展,处方处于不断变化中。对于外省市的病人来说,如果每次复诊都需要来医院,很不方便。另外,在医疗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打通了线上线下就医流程,为病人提供诊前在线咨询、线下就诊、线上复诊、诊后线上随访的全方位、闭环的医疗服务体系。
互联网技术现在发展很成熟,首先望,医生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患者的舌苔、面色、神态进行望诊;闻,所谓的闻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听声音,一个是闻味道,通过视频可以解决“听”这一方面;问,在视频中交流,可以达到问诊的目的。那么切诊,现在还不能实现在线把脉,我们也在想怎么克服这个问题。实际上技术上已经解决了,有一些穿戴式的脉象诊断仪器,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就研制了一套诊脉装置,像手环一样,已经拿到专利,准备量产。现在问题是,这个装置怎么给到需要的病人,这个环节还没解决。
从技术上是没问题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期进行望闻问切诊断仪器的产品开发和数据研究,很多经典脉象作为生理病理的信息都被转为数据存储在服务器或云端,如果病人佩戴了他们研发的这些穿戴式设备,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脉象情况,给远程诊疗的医生提供诊断支持。
我们现在正在和上海中医药大学谈合作,基础医学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链,现阶段他们也有很多意向厂家,还没有确定和哪个厂家签约。我们和医学院敲定合作后,技术我不担心,主要是对成本有考虑,要想办法把成本降下来。
对。让每个病人去买一个设备不现实,我觉得开始比较适合的模式是区域联盟合作,和我们合作的医疗机构如果拥有这个设备,那么在这个区域内的病人可以到就诊点,戴上设备和我们连线。我们已经计划今年就着手寻找各地合作伙伴,按照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大概两年内病人就可以享受到这项服务。
另外,中医讲究的还是“四诊合参”的整体性,脉诊是诊疗手段之一,像电视剧里搭个脉就把所有病症说出来,这不符合实际。目前我们的互联网医院主要还是做的复诊病人,初诊是在线下进行的,我们的医生对这些复诊病人的整体情况还是有一个基本了解,高清晰视频、图文等技术也可辅助医生。总体来说,远程诊疗模式对医生跟踪患者病情、动态调整处方也提供了便捷。
我们在六年前就推出中草药配送到家的便民服务,对江、浙、沪、皖地区的病人免费包邮。现在我们借助网络,有了互联网医院资质后,将这项服务进行了升级,医生可以在线开处方,病人在线缴费后,处方就会到我们药师审核,然后给制剂加工部门进行加工,之后通过物流送到病人家里。相当于开药、配药、煎药、送药整个过程可以在线上完成,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拿到药物。下一步我们还将对接异地的医保结算,为更大范围的病人提供服务。
我觉得整个互联网医院不能变成一个传统就诊模式在线上的一个重现,应该是延伸很多其他服务。比如可以在线上进行下次就诊的预约,还有慢病数据的管理、对于健康档案的建立、临床数据的获取、用药核心处方的提炼、药物的疗效评价等等。
虽然医疗卫生领域现在已经逐步实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但发展互联网医院还是面临了很多问题。比如医疗数据缺乏标准化,医疗记录不完整导致整合困难,信息安全方面管理难度大。但是,我觉得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各个医院的决心,是把互联网医院工作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设置专门的部门或者团队来管理,还是只是将原先的线下就诊搬到线上来,成为一个形式上的互联网医院,这是需要医院决策层要想清楚并且投入的。我们每年对互联网医院的投入都是1500万,上不封顶。
对于中医来说,发展互联网医院可以促进中医的发展。中医在国际化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循证医学数据不多,大多数是个性化数据,在欧美国家和接受传统西方医学熏陶的研究者中,会认为重复性不够,没有大数据的支持。假以时日,在一些疾病中,中医的治疗效果有数据体现,在国际层面更有说服力,这对于将中医发扬光大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