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疫情防控出现明显向好趋势,全国各地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除湖北省外,全国工业大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大多已经超过了90%,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工业大省开工率已经超过95%,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也稳步提高至52%。
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政府必将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真功夫,解决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健康产业投资领域,创新医药、医药器械、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居家医疗等也将迎来机遇。
健康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融合度高。主要分为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健康养老五大板块。近年来,在庞大的人口数量、老龄化、技术创新和医疗改革等背景下,健康产业吸引了众多资本参与投资。
2018年国内健康产业融资总额达到825.85亿元,与2017年相比增速高达78.64%,投融资事件数达到695起。投资主要集中在药品、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疗服务(非公医疗)等领域。
2019年国内健康产业投融资金额达1649亿元,较2018年增长27.57%,2019年国内医疗健康产业最大金额融资项目达20.45亿元,投融资共1109起,健康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融资需求旺盛。
2020年2月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共发生私募股权事件21起,其中,战略投资事件占9起,天使轮4起,B轮融资3起,A轮融资事件2起,A+轮、D轮以及PreA轮事件各1起。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可穿戴等新技术与健康产业的紧密融合,以及健康与运动、旅游、保险的跨界融合,健康产业的外延和内涵已经较之前发生根本性改变,健康全要素市场正在形成。
健康产业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以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海南博鳌健康先行先试区等为代表,政府引导各类资本融合发展打造健康产业聚集区;以华润健康、宝石花医疗、北大医疗等为代表,布局医疗服务、健康产业园、医养结合、医药健康创新等;以万达、恒大、融创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其力图通过合作、并购、自建等方式快速进入大健康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先机。以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其希望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大健康产业融合打造新兴领域。
“科技、消费、医药”向来是支撑与拉动国民经济前行的重要力量,随着疫情之后各类产业和金融的支持政策出台,从投资的基本面看,医药和健康产业领域会优先复苏,带来一些机会。
据统计显示,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患病结构的改变,我国慢性病人数已超过3亿,慢病死亡人数约占我国疾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严重消耗了我国的卫生经费。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量逐年增加,病人基数在一个很长的周期里都将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相继建立,极大提升了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