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宋 韩金序)从雄安站出发一路驱车向西,白洋淀独有的苇濠交错式建筑映入眼帘,坐落在雄安新区启动区的雄安宣武医院正进行二期工程建设。这家医院也是雄安新区第一所大型综合医院,自2023年10月16日开诊试运行以来,累计门诊量4.5万余人次、体检接待2400余人。
4月14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实地探访雄安宣武医院。从就诊到取药,雄安宣武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走路”的服务目标。
“以前去医院看病,楼上楼下跑个遍,光是简单问诊、取药就要耗时近一个小时。”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冯女士感慨道,“如今在这儿,有了‘一站式服务点’,所有环节能在一层楼内完成,真是太方便了。”
记者观察到,冯女士口中的“一站式服务点”,是雄安宣武医院专为优化患者就医流程而设立的集成化服务平台,涵盖了血样采集与取药服务。雄安宣武医院副院长刘东斌介绍,该服务点利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与箱式物流传输系统相结合的技术,确保血样等样本快速、安全地送达检验科室,从而避免了患者在不同区域间的往返奔波。
紧邻血样采集区的是雄安新区首台分布式自助药房。该设备集成了缴费、处方流转、药品调配与发放等流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操作,整个拿药过程用时不超过5分钟,大大节约了患者的取药时间。
传统的医院架构通常依据疾病性质,将临床科室分为内科、外科等多个专科,患者往往需要根据症状或初步诊断,在不同科室间辗转问诊。雄安宣武医院在就诊流程上突破了传统的内外科划分模式,以器官系统为基础设立诊疗中心。
“我们通过科学优化门诊功能布局,整合相关疾病诊疗资源,使更多医生和专家能够在同一诊疗单元为患者服务。”刘东斌解释道,此举旨在解决传统科室分类可能导致的挂错科、转诊繁琐等问题,对于临床表现相似或涉及多科室的复杂疾病,患者可在相近科室间便捷转诊,同时也能为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创造有利条件。
先进的设备与设施虽为医疗服务的基础,但核心竞争力在于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陆续派驻管理团队、临床医技科室执行主任、业务骨干等170名,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04人,为雄安宣武医院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卢岩便是其中之一。
“神经内科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优势学科,是国家神经疾病中心,也是我们在雄安宣武医院打造的重点科室,因此会有不少患者特意从外地赶来看病。”卢岩在雄安宣武医院出诊时发现,部分患者因为行动不便无法去北京就医,导致被延误治疗,北京专家的到来让这些患者得到了快速确诊和正确治疗。
“北京专家团队在雄安出诊,不仅是为了满足患者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更是为了培养和壮大本地医疗人才队伍。”卢岩补充道,“在出诊时,我们会让本地医生共同参与诊疗过程,并通过观摩门诊、带教查房、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手把手地指导本地医生提升临床技能。这种方式有助于快速提升本地医生的诊疗水平,逐步打造出一支扎根雄安、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
“只有实实在在提升就医效率,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本地医生,才能让新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城市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做他们健康的守护者。”刘东斌说。